提到北欧社会,许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几个词语: 高福利、平等、公正、环保、简约、质朴等等,每个词多少可以代表北欧社会模式的某一个层面。北欧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、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以及创新理念都在全球名列前茅。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,这些国家也有着青年失业率高、抑郁症高发、自杀率高、离婚率高等社会问题。所谓北欧生活模式,在小编看来,是一种低调的优雅,衍生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种不可超越的无奈。
依稀记得一次偶然听到几位
欧美嘉游客感叹:来了北欧,才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。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若是仔细品尝“生活”二字,北欧人民有着复制不来的活法。其中最让人赞叹的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与热爱。大自然给予的风景无疑让这里成为一片美丽的田园:大海波涛泛出的涟漪犹如一朵朵白云,大片的湖水,广袤的森林,月亮在水中梦幻般的倒影;还有那红色与黄色的矮矮的木房子,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,雅致可爱。在诗人眼里是诗,在画家眼里是画。
自然的美丽本身就是一种富有,这为人们外出运动提供了最好的资源。即使在漫长的冬季,瑞典人都会带着滑雪、溜冰的工具出外玩玩儿,也会专门去滑雪的度假区享受冬季的运动。而到了夏季,便是运动最好的时节,跑步、骑单车、游泳,甚至就只是躺在草坪或者岩石上晒太阳看书,充分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。如果你足够幸运,还会在一些偏远的住宅区看到小鹿。如果去森林里走上一会儿,夏季有红莓、蓝莓可以采,秋初有蘑菇可以尝。
自然的和谐也成为心理治疗和舒缓心情的良药。瑞典地势偏北,气候寒冷,冬季漫长,这里成为抑郁症的高发区。在秋季白天逐渐变短的时节,雨水不断,浓浓的秋意使得这里有一种常见的“秋季忧郁”心情,这时候更多的人会提醒你:不要躲在房子里,到自然中去,听鸟儿的叫声,赏花看树,即使与社会中的人暂时隔绝,也不要与自然隔绝,因为自然能抚平尘嚣,给予内心的平静。
享受自然,回归自然,固然是好的。从社会层面上看,北欧人性格喜静不喜动,害羞沉默,喜欢避免冲突与不和,人与人之间似乎总是有着一种不能缩短的距离。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例,邻里之间即使住上四五年,也只是停留在点头微笑之交,我有我的花园地,你有你的小草坪,不多言语的目的就是避免麻烦。更有趣的是,在老一辈的传统交际中,如果大家聚餐,都是各自带东西,放在一起也是各自吃各自带的,不会去吃别人的东西。虽然年轻一代多少改变了一些,但在一些郊区或者乡下,这样的聚会方式依旧没有变。看不见的界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作风,你认为这是“距离产生美”也好,“人情冷漠”也罢,北欧人的这种活法追求的是一种避免麻烦的洒脱。
北欧人崇尚自然,保持距离的作风多少能体现在独特的北欧设计中,设计无论是材料还是理念都和自然相关,同时风格也追求简单、质朴、不花哨。不过,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,追求自然和简单的生活方式大概已成为一种奢侈。越是简单的,越是好的。
越是好的,越值得向往。如今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往北欧国家去了,虽然很冷。小编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,对于“秋季忧郁”的心情有所体会。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让小编爱极又怕极了,恐怕非雾都伦敦不可了!北欧也好,英国也罢,北欧游亦或者,总是能牵扯住我善感的心。感激这世界上还有地方能让我抒发心情!